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小学生音乐 >> 三年级上 > 正文
懂音之趣味 感乐之奥妙
本信息由 张蕾 于 01-09 10:26 发布 共373次访问

懂音之趣味  感乐之奥妙

-谈低段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张蕾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教育理论包括“教学合一”,这样的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很多小学音乐老师运用陶行知“做学合一”的理念去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丰富人们艺术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艺术科目。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音乐理论和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他们相应的审美情趣,以推动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丰富学习形式,创设审美情境以及有效利用教学设备等入手,实现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情趣;教师;学生

    引言

作为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工作中有效发挥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低段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自身特点,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应该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进行有效的音乐审美情趣培育,才能发挥兴趣在音乐学习中的基础推动作用。

    一、音乐审美情趣的内涵  

从本质上而言,我们可以将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理解为音乐审美情趣,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各学科的教学对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1]。音乐教师在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基础上,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美好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完成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灌输。刺激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是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使他们形成更深刻的审美体验,获得更正确的审美评价,激发更主动的审美意识,从而完成审美情趣培养的更高级目标。

    二、培养低段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意义  

    (一)以音之趣味打开学生的音乐视野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核心为“生活即教育”,音乐在教学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用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性,从而导致他们的音乐审美呈现多样性。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音乐素养有限,教师应该加强对他们音乐审美能力的引导,使他们形成全面、健康的音乐欣赏能力,打开学生的音乐视野。随着现代音乐的流行,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此时教师更应该积极发掘音乐教材中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以音乐之趣味,将他们的音乐视野牵引到教材音乐中来。

    (二)感乐之奥妙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凝聚了音乐专家的心血,是他们经过深入探讨和论证后的工作结晶。可以说,小学音乐课本中每一首曲目都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优秀媒介[2]。尤其是每一首曲目不是单一存在的,其后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气息或者感人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奥妙,通过音乐欣赏向他们传递精神之美,陶冶他们的心灵,进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尤其是在商业文化充斥社会的今天,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以音乐审美情趣培养为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丰富审美情趣培养教学手段的同时,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每一首曲目背后蕴含的故事和文化气息。

    三、培养低段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策略

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理解审美情趣的内涵及其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做到成竹在胸。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教学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就能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有效性,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充分挖掘教材,提取审美元素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宝库,不仅要教授当代音乐作品,也要让学生对古代、近代和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产生强烈的兴趣,确保民族文化薪火的传承不息[3]。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作为民族文化教育载体的教学材,此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外学习活动,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效延伸,从而提取更丰富的审美元素。

例如,在教授《小猴子》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对教材进行深入发掘,提取审美元素。教师在向学生播放《小树叶》和《红叶》之前,不妨都搜集一些描绘这两种小昆虫的资料。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多姿多彩的树叶图片、视频资料,甚至还可以采集树叶的标本,从而使学生在欣赏曲目时,能够将曲目乐章和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他们从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

    (二)丰富学习形式,培养音乐兴趣  

低段小学生活泼好动,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也很容易对熟悉的事物丧失兴趣。基于此,音乐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艺术载体,它和舞蹈、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想通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时,教师在充分运用器乐和音乐语言展开互动时,还可以创新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互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例如在教授《快乐的哆嗦》这首曲目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在播放优美音乐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舞蹈环节,以便和学生进行更有效的互动。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简单易学的竹竿舞,从而在学生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舞蹈感受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美好生活,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舞蹈创编,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在音乐学习中成功地融入舞蹈学习形式,在师生间开展更有效的课堂互动,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三)创设审美情境,展现音乐奥妙  

在小学音乐课中开展审美教育,创设相应的审美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教师根据低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在感知特定音乐情境的过程中激发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4]。这样,才能让歌曲作品的情感因素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之奥妙,获得美的体验。教师在创设审美情境时,需要根据每一首曲目的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紧密把握低段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才能创设出真实高效的审美情境。

例如在教授《大鹿》这节音乐课之前,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回家搜集一些关于小动物的资料,并在接下来的音乐课中展开交流。学生们回家后会搜集各种小动物的玩偶、卡片、图案,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甚至还有视频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小动物的美,从而完成创设审美情境的第一步。在课堂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其中最可爱小动物的资料并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在感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成功创设音乐审美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展现音乐奥妙,夯实审美基础。

    (四)利用教学设备,培养审美情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材的探究和创新在稳步推进中,以适应新课改理念下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最终还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教学设备,例如教材附带的光盘、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以及音乐器材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教授《童谣说唱》这节课时,在欣赏《花蛤蟆》的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欣赏《花蛤蟆》的flash,然后和学生一起就动画里的内容展开讨论,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教师还可以教学生花蛤蟆的童谣,现场朗诵,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曲目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自然就能产生对童谣的向往之情,提升他们对童谣的认同感。这样,通过有效运用各类教学设备,丰富了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载体,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

    结语

在文化市场日语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准确运用培养音乐审美情趣的载体,帮助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尚不成熟的学生抵御不良音乐文化的侵袭。音乐教师首先要形成对审美情趣内涵和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进而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并注重审美情境的创设和教学设备的高效利用,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实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和高雅审美趣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杜金兰.低年级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5:74.

    [2]王娟.发挥教材优势--培养低学段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J].读与写:,下旬,2014,9:59.

    [3]刘芳.小学低段音乐审美趣味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3,18:88.

    [4]张乐.小学低年段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J].关爱明天,2015,7:88.

 

Copyright 2012-2013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备案号:苏ICP备09081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