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组建设对于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安中心小学十分重视学科组建设,力求打造出具有长小特色的优质学科组。 长小数学学科组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数学教学专业水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了能实现这一目标,学科组秉承“以研促训”的理念,重新审视原有教研模式,认为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新课程、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成效甚微。基于此,数学学科组以变应变,旨在通过教研模式的转型,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数学学科组通过实践摸索,进一步对传统的教研体系优化,构建“三级研平台”,即备课组研、学科组研和项目组研,“三级研平台”覆盖全体数学教师,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为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备课组“研”: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坚实保障 备课组研的基本形式为研课和上课,研好家常课和上好家常课,是常规课质量保证的基石,同时也是不断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坚实保障。各备课组根据《每日教研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日常教研。教研内容由原本专注于教学流程的研讨,逐步延伸至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解读、作业设计思考以及优质课例剖析,这种转变显著提升了备课组“研”的深度和质量。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组内常态课展示,聚焦常态课呈现的问题,进一步研讨和改进。 借助备课组“研”的平台,注重对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积累相关研究课例,形成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保障了家常课质量,稳定提升教师常态化教学的能力。
二、学科组“研”:教师专业水平的多维发展 以主题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主,多方位专题教研为辅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 课例研讨活动以打造“三生”课堂为目标,贯彻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主要研讨形式为,确定主题后研究同一单元或同一主题下的多节课例。同时对教师说课、评课的方式进一步改进,每一次主题研究课由骨干教师带领备课组打磨,在课例展示后围绕主题进行说课。评课视角从“评教师教”转向“评学生学”,因此每一节课都会设计对应的观查量表,把课堂核心任务作为观测点来评学生学的状况。这样的研讨模式,不仅彰显了新课标倡导的主题式、大单元教学,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研课、上课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多个维度,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命题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研组“研”的不单单是优质课,还会开展多元化的培训交流活动。比如会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论文写作指导交流会,命题设计交流活动,课件制作培训活动等。通过多项“研”活动的开展,教师全方位的专业能力提升明显。
三、项目组“研”:教师专业进阶的理想路径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教研组成立了多个项目研究组。成立研究省级作业课题的“作业设计项目组”,专注于探索如何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富有趣味性和实效性的单元作业。成立研究区级数学课题的“区课题研究项目组”,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还有“精品课例项目组”,致力于打造校级以上的优质课例,如校际交流、区级课例展示、名师工作室活动等课例研讨活动。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还设立了“专业竞赛项目组”,针对各级各类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评比进行组团研讨。通过这些项目组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众多教师在基本功和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充分证明了项目组“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作用。
教研模式的转型,已然成为我校推进优质学科组建设的关键着力点。数学学科组构建的“三级研平台”,切实增强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力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浪潮下教师发展需求。展望未来,数学学科组在后续的建设发展道路上,必将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全力摘取更为丰硕的成果。 文稿:顾佳松 袁晓红 组图:顾佳松 袁晓红
|